发布: 2021/08/03 更新: 2024/10/30
MUJI曾用其优秀的产品设计俘获了大量年轻人的心,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如今它带着一系列建筑设计重回我们的身边,在它们拼命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见到了MUJI从一而终的企业精神以及对于现代生活的思考。
这两年,MUJI(无印良品)的转型动静十分大,无论是从去年底传出打算开设菜市场的新闻,还是今年年初联手宝龙地产在上海开设全球首家长租公寓,可以说,MUJI是铁了心要从自己的「杂货王国」中走出来,而从它一系列的产业选择中不难发现——日本房产才是它真正的目标。
今年,MUJI又推出了一项新的房产项目——「団地改造:MUJI×UR」。
団地(だんち danchi),可能对于那些早期投资日本房产或者了解过相关历史的朋友来说并不算陌生,尽管现在很多日本人对团地的印象不怎么好——建筑质量堪忧、治安堪忧、邻居的素质堪忧等等,甚至很多日本人都会觉得住在团地的人都是那些底层中的底层、穷苦中的穷苦百姓。
这不难理解,因为早在二战后,日本经济正处上升期的同时,城市建设同样也发展迅猛,一批又一批的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日本为了缓解当时市民住房的紧张状况,从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修建了大规模的高层住宅楼群(当然现在看来就是那种4、5层的居民楼,团地的整体规模更像是超大型的老式小区)。
与彼时日本单门独户的住房形式有所不同,随着邻里关系的升温,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社区活动开始逐渐热络起来,于是团地这个新词带着当时独有的时代气息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当时的日本不像现在这样动辄20甚至30层的「塔楼公寓」,普遍都是一层的矮小房屋,而经过团队精心设计规划的团地住宅在外观上看起来高大上不少,甚至有的团地还带有公园、绿化带,周边的生活设施也基本能满足当时的需求。
尽管团地二字在现在看来已经是个夹杂负面、消极的词汇了,甚至目前仍有一部分地处偏远的团地至今无人问津,但在当年,团地也曾是日本人心目中憧憬的「时髦住宅」。
现在我们能看得到的是本公寓结构,就是团地时期定下的,当时团地的房间布局基本就是带洗浴、卫生间、厨房的二居室(2LDK)甚至是三居室(3LDK),一般能住下一家四口到五口。
直到2004年,日本「UR都市机构」(都市再生机构)开始了团地改造计划,逐渐将现有的团地进行全面改建、再开发,只为能容纳更多住民。与此同时,MUJI看到了其中的机遇。
2012年,MUJI×UR计划通过改造,使得团地住宅焕然一新,而他们的目标正是当代年轻人。
从大阪出发,一直到京都、奈良、埼玉、直至东京,短短9年间,MUJI和UR合作对日本全国近50个团地、近百户住宅进行了改造,并在2013年获得GOOD DESIGN AWARD。
经过专业设计师改建后的团地住宅,散发着MUJI原汁原味的低调、实用功能以及骨子里的「性冷淡」。
以东京都国立市的「国立富士见台団地」为例,尽管原本的户型不算方正,但阳台朝南日照充足,而且面积也有64.49m²,基本能满足单身或者两口之家的日常居住和使用,只是原有的和式空间略显拥挤,不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居住习惯。
而且随着当代年轻人的工作习惯发生改变,居住的家随时可能成为自己的第二个办公场所。
因此MUJI设计师在拿到房屋图纸之初就打算将现代年轻人的居住空间打造成「生活+工作」的共存模式。
将原来阳台南侧的部分空间一分为二,采用落地窗,引导更多光线进入屋内。
拆除了原本没有窗户的客厅墙面,并且互换了本身厨房和客厅的位置,利用朝南阳台的充足阳光为室内提供持久的光照。
通过互换厨房和客厅的位置,使得卧室、客厅、阳台处在一条直线上,增加了居住舒适性。
除此之外,在家电、家具以及日用品的选择上,MUJI秉持着一惯的极简风,原木色+白色的设计,哪怕过个几十年,也都是非常潮流的搭配。
虽然没有各种奢侈的家纺家具,但是处处充满着年轻人的气息,配合当下因疫情引发的远程办公,既能满足日常生活又能适应居家办公的旧房改造项目深得年轻人的喜爱。
甚至,MUJI设计改建后的团地住宅,在网上放开预约出租后基本是一房难求,且登记后的中签率仅有20%不到,可见其在年轻人心目中的火热程度之高。
随着改建事项不断在推进,MUJI也逐渐从一个处于「杂货王国」顶端的「王」迈向日本房产行业。在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多MUJI跨界房产的项目。
MUJI曾用其优秀的产品设计俘获了大量年轻人的心,可能由于种种原因逐渐淡出我们的视野。而如今它带着一系列建筑设计重回我们的身边,在它们拼命转型的过程中,我们也见到了MUJI从一而终的企业精神以及对于现代生活的思考。
如此优秀的企业,MUJI的下一步,将进军哪个行业呢?
参考资料:
[1].MUJI GOOD DESIGN AWARD
以上图片截自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